钱塘江要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钱塘江要闻

西江塘的元宵安全守护密码

信息来源:杭州管理站发布日期:2025-02-17 16:59浏览次数:

元宵节,是灯火与烟花的盛宴,也是安全与情怀的博弈。2025年元宵夜,杭州西江塘(闻堰段)上演了一场别样的“守护战”——这里既没有“一刀切”的禁燃令,也未曾让璀璨烟火危及海塘安全。省钱塘江流域中心与闻堰街道以创新破题,用“疏堵结合”的智慧,为传统年俗与设施安全架起一座共生的桥梁。

矛盾中求平衡:当烟花遇上千年海塘

作为钱塘江畔的重要水利工程,西江塘承载着防汛重任,却也因周边居民对燃放烟花爆竹的深厚情感,陷入两难。2025年除夕的教训触目惊心:8处地雕损毁、300米挡墙焦黑、7起火警险情……如何在守护传统与保障安全间找到平衡?答案藏在“疏堵结合”的巧思中。

“疏”出温度:划定4处“烟花特区”

“堵不如疏,关键在于尊重需求。”项目负责人道出核心理念。通过实地调研,团队在居民密集区科学划定4处可燃区域,配备灭火器材与安全标识,并设置“温馨提示牌”和文明劝导员。柔性引导替代强硬禁止,既保全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年味,又将安全隐患精准“引流”。

“堵”出精度:科技织就立体防护网

如果说“疏”是情怀的包容,那么“堵”则是科技的硬核。3台无人机全天候巡航,12处高清摄像头无死角监控,1艘水政执法艇水域警戒,构建起“空-地-水”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实时回传数据,让每一簇火苗无所遁形。科技赋能下,安全防线从平面走向立体。

共治中显担当:百米一岗的“守护者联盟”

元宵夜的海塘边,65名联防队员化身“移动安全站”,以“百米一岗”织密防控网络。他们中有街道干部、志愿者,也有工程技术人员。从劝阻危险燃放到扑灭零星火苗,从白昼值守到凌晨换岗,这支“铁军”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共治力量。18小时的坚守,换来的是“零火情、零事故”的圆满答卷。

启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西江塘的元宵实践,不仅是一次安全管理的创新,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它证明:守护文化根脉无需牺牲安全底线,科技手段与人性化治理可以并行不悖。当“疏堵结合”成为方法论,当“分区管控”化作新常态,千年海塘与人间烟火,终能共绘一幅和谐画卷。

元宵的灯火终会熄灭,但西江塘的故事留给城市的思考却长久明亮——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让传统习俗与公共安全共生?答案或许就藏在“疏堵结合”的智慧里,藏在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温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