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五轮驱动”绘就幸福河湖最美画卷
浦江县自2021年4月成为浙江省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县以来,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数智赋能、文水相融、资源整合,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期间,建成省级美丽河湖4条,水美乡镇10个,16项建设指标全部达标完成,其中城乡亲水圈建设覆盖率、滨水产业带产值、“绿水币”护水平台注册人数等10项指标超额完成,顺利通过省级终期评估,获评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优秀单位,再获省级奖励资金1000万元。
一是规划带动定准全域建设“指南针”。以建设全域幸福河湖为目标,高标准编制《浦江县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和《浦江县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引领构建“安澜的水安全、均衡的水资源、宜居的水环境、繁荣的水文化、高效的水管理”五大体系,着力打造“一源、两轴、三区、四带、五线”高品质浦江幸福河湖网。
二是项目推动架好河湖基础“生态网”。以河湖水域为主轴,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防洪排涝、河湖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项目,先后开展壶源江、大陈江等两条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浦阳江城区段生态整治、白麟溪水系连通、九姆岛山塘等10余个项目建设。同时,全流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提升和农村集污纳管工作,对浦阳江、通济桥水库、壶源江等进行河湖健康评价,评估结果均达到健康以上等级,全面构建自然连通、安全生态的河湖水网格局。
三是数智联动装上高效运行“助推器”。2021以来,相继签发4个县级总河长令,以总河长令形式部署河湖建管重点工作,开创性地开展乡镇“好家风+党建+河长制”河湖管护模式,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发“幸福河湖数智管理系统”,建设“水源安享”数字应用,通过数据共享、多维建模,构建水源保护利用的全链条、全周期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精准管水,提升河湖数字化水平。
四是文水拉动提升美丽河湖“辨识度”。充分挖掘浦阳江、壶源江两大母亲河的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融合特色景观节点建设,将幸福河湖打造成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方水文化的新载体。共计调查水文化遗产 255 项,形成《浦江县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名录》《浦江县重要水文化遗产集锦》系列成果;建成嵩溪村明暗溪、刘笙村水仓、巧溪村拗井等10余个水文化载体,恢复《筑塘解》《瑞雨亭记》等十块碑刻,全面提升美丽河湖“辨识度”。
五是产业撬动打造幸福水网“新高地”。以浦阳江、壶源江为轴线,整合干支流旅游资源和产业形态,组建产业振兴党建联盟,打造“水旅融合”“水农融合”新业态,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旅产业百花齐放。试点县建设期间,共组建50个产业振兴党建联盟,整合研发涉水游线 12 条,水文化旅游专线 1 条,2022年全县滨水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其中滨水旅游产业经营收入超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