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深度践行河湖长制 解开东苕溪“幸福河湖”密码
东苕溪是省级河道,是余杭区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杭州城北的饮用水源及行洪、汇水河道。近年来,余杭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用心、用情、用力创建东苕溪幸福河湖,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一条“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正缓缓流淌在余杭的大地上。
一是生态优先,打造“美丽看得见”的生态河。余杭区积极开展污染源综合防控:推进全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镇雨污分流工作,坚决封堵沿河各类违法排污口,加大河道两岸污染物入河管控力度,坚决消除河道污染源;积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河道生态清淤治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工作,推进“清三河”工作向小沟、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全方位展现东苕溪美丽神韵;积极开展水资源综合保护:加强全流域水质目标考核,完善全流域水量调度管理,严格执行涉水项目审批,建立跨镇街、跨地区流域共治体系,有效落实河湖生态空间管控。
二是智慧治水,打造“数字显真招”的智慧河。通过数据归集,实现功能整合共享:建立数智防汛应用平台,实现多源数据实时采集,整合水利工程、城市内涝、山洪灾害等多类型灾害预警处置功能;通过智慧监测,巩固水质治理成效:依托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专业力量,设置智慧水质监测系统,实行无人机巡河制,大幅提升水域巡检覆盖面和覆盖率;通过数字防洪,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增加数字化监管、物联网设施设备,实施易受小流域山洪影响居民户、企业、农家乐赋码管理,实现数字化指挥,筑牢数字“防洪堤”。
三是全面发展,打造“共富有承载”的幸福河。与文化相结合,提升人文底蕴。充分彰显余杭民俗文化、禅茶文化、农耕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保留并完善两岸古树、古村、古迹等人文景观;与生活相结合,提升民生福祉。打造堰坝、绿道、骑行道、口袋公园等高颜值体验点,满足周边老百姓以及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与产业相结合,提升美丽经济。打造北湖草荡湿地公园梦幻双溪、苕溪营地等水域网红景点,招引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文创项目,带动沿线村庄的民宿、观光、采摘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