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深化河湖共享 打造全域幸福河湖
今年以来,婺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施策、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河湖资源对深化“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域建设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的全域幸福河湖。
强化流域统筹,筑牢江河安全屏障。全面实施主要江河干堤提标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重点建设长湖出口段河道生态治理及排涝泵闸工程、桐溪水库建设、病险山塘综合整治等项目,全面完善各流域防洪排涝体系。2023年,已完成大坞垅、小青垅等8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完成婺城区山洪灾害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全区山洪灾害防治能力。
提升河湖生态,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资源集约利用。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农村水系整治、岸坡治理、水土流失监测等工作。2023年,全区已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同时,坚持“四水四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2.5万余亩;累计完成创建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41家、省级及标杆节水型小区42个,并成功入选水利部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实施亲水设施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根据新时代“千万工程”总体部署,融合全域旅游、美丽城镇、和美乡村等建设,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创建盘溪(前溪)美丽河湖,建设塔石水美乡镇,新增亲水节点4个、滨水绿道8.8公里;加强高品质沿河文化圈建设,成功打造国家级梅溪水利风景区,全力推进白沙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培育水上户外运动圈,打造了一批高能级文旅融合平台,引入迎亚运全国钓鱼人运动会、全国摩托艇精英赛等系列品牌赛事。
开发滨水产业,助力沿岸群众创富增收。大力开发亲水旅游线路和滨水度假项目,以“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为思路,先后打造“水墨琅琊∙世遗小镇之旅”省级“水之旅”精品路线、白沙溪三十六堰长江安澜见证之旅路线和秀美“新昌”、诗画“岩头”、风情“徐村”等文化新地标,吸引各地游客探索和发现婺城文化和自然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水文化旅游体验。今年1-9月,全区接待游客达342.4万人次,收入超46亿元,乡村旅游收入较十年前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