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公布

发布日期:2023-01-30

近日,水利部公布“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2021年一百年间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经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水利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117项治水工程入选,浙江省的新安江水电站、浙东千里海塘、浙东引水工程3项治水工程榜上有名。其中,浙东引水工程由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推荐申报。

浙东引水工程

浙东地区是浙江省经济社会最发达地区之一,但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批水利专家提出“把富春江水,引向绍宁平原及舟山海岛”,这一“浙东引水梦想”在2003年驶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浙江省委省政府研究决策并谋划建设浙东引水工程,为解决浙东地区的缺水问题开 出良方。2021年6月29日,浙江省这项“超级引水工程”全线贯通。

浙东引水工程,干线总长323公里,总投资超117亿元,由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新昌钦寸水库、舟山大陆引水二期工程等6项骨干工程组成,是我省跨流域最多、引调水线路最长、受益区域最广的水资源战略配置工程。

浙东引水工程的全面建成,实现了浙东水网重构,在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灾害防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惠及杭州、宁波、绍兴、舟山4个市、18个县(市、区)、1750多万人口,成为环杭州湾重要区域生产、生态的主力水源,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共同示范区、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美丽浙江等重大建设任务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浙东千里海塘

1997年8月18号,11号超强台风在温岭登陆,770公里海塘受损,许多地区一线海塘在一夜之间全线崩溃,造成海水倒灌,123万亩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86亿元。大灾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的号召,决心集全省之力,出资出力,用3-5年的时间,建设沿海千里高标准海塘。沿海各地积极响应,2001年,千里标准海塘工程提前竣工,总长度达到1130公里。随着标准海塘的建成,一座防台御潮的“海上长城”横卧在东海之滨。

标准海塘建成后,相继经受了0414号“云娜”、0509号“麦莎”及0515号“卡努” 等台风暴潮的考验,做到了“漫而不决,冲而不垮” ,发挥了显著的防台减灾作用和效益。

新安江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站。其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1957年4月动工1960年4月正式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万kW,库容178.4亿立方米。水库内有大小岛屿1000多个,因而被誉为“千岛湖”。大坝坝型为国内首座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顶高程115米,岸坡陡峻,气势雄伟。

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仍发挥着发电、防洪灌溉、航运交通、水产养殖、水土保持、气候调节、风景旅游等多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