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三举措深化“美丽河湖”建设
近日,慈溪市四灶浦(三北大街北-六塘横江)以及中部三塘横江成功入选浙江省2022年度美丽河湖名单。今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创成省级美丽河湖2条、宁波市级美丽河湖5条、美丽河湖片区2个、水美乡镇1处,使线上成景、面上开花,在改善河湖生态水环境的同时,不断拓展其综合效益,切实增强周边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系统谋划。按照《宁波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提前排定“十四五”期间全市“美丽河湖”创建计划。计划到2023年底,提前完成总计16条,总长147公里的创建任务。推动制定并印发《慈溪市美丽河湖片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美丽河湖片区建设标准、补助政策等有关事宜。加快《慈溪市河道管理办法》修编及《慈溪市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为构建全域美丽幸福河湖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主动借力。优先选取基础条件良好,或正在实施重大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的河道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如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陆中湾至水云浦)自2021年12月通过完工验收后,即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片区开发加快推进创建任务。如新城河板块开发主导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工程一期及二期建设,力促四灶浦从南部山区到北部入海的全线贯通;环创中心科教园区开发全面带动一批园区内河道提升改造等。
三是综合提升。一方面,聚焦线性河道,高标准做好“水利+”文章。如在中部三塘横江创建过程中,重点保障其作为浙东引水工程主要通道和慈溪市中部主要排涝通道的引水、排涝功能,同时通过绿化提升、水文化景观以及基础配套项目建设等拓展宜居滨水空间,使河道功能从单纯行洪排涝向生态景观、亲水休闲等方面拓展,为下步打造文创休闲景观绿廊、城乡慢生活休闲旅游圈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治理思路,以片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对河湖水域进行分类系统治理。如在古塘浒山片区内,瞄准“淤点”“堵点”,利用清淤拓疏工程以及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泵闸建筑加快河网水系内循环,不断增强河网输水能力和调蓄能力,让中心城区的水“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