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口井,从唐代李泌开始的民生水利工程

信息来源:“同一条钱塘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日期:2022-05-27 09:28浏览次数:

在杭州钱塘门外仁和路与湖滨路交叉口西,有一处以六口水井构成的纪念设施——唐李泌六井引水纪念设施。这一设施是为了纪念杭州城市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唐代杭州刺史李泌修筑六井。

历史上的杭州主城区,是钱塘江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近海区域,苏东坡曾说:“杭州平陆,本江海故地,惟附山乃有甘泉,其余井皆咸苦。”杭州城在秦汉六朝的时候原本是“山中小县”,关于这个山中小县具体在什么位置,今天还仅仅只有猜想,需要更多考古资料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湖形成以后,杭州城市移到西湖以东的平陆区域发展,走出“山中小县”的局限,是杭州城市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这一步的实现,需要解决城市居民的生计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饮水问题。杭州城地下水咸苦,居民取水仰赖山泉水,这就使得杭州城市发展受到了“靠山吃山”的局限。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李泌来到杭州担任刺史,就在杭州构筑了六口水井,以管道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这六口水井分别是相国井、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

这位开凿六井的李泌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经在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里作为主角之一出现。今天我们了解李泌的一些具体故事,大多来自于他儿子李繁的《邺侯家传》,该书被《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大量引用,而其中难免有一些传奇的或者“为尊者讳”的部分,因此我们今天了解的李泌事迹,带有大量的传奇色彩,也为小说家渲染他的事迹提供了素材。

在李泌以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刺史白居易疏浚六井。宋朝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沈遘为杭州知州,又一次疏浚六井,又开沈公井。苏东坡第一次来杭任通判时,于熙宁六年(1073)与知州陈襄(1017-1080)一同主持疏浚六井和沈公井,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六井与沈公井再度废坏,井水干涸,水价腾贵。苏东坡以瓦筒盛以石槽底,取代原本的竹管作为地下引水槽,将西湖水引入井中,又在城中增设二井,于是,西湖甘水,殆遍一城。在其后的南宋时期,引西湖水入城也成为解决临安用水问题的重要途径。2015年4月至9月,在对今杭州涌金街道紫城巷地块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南宋引水遗址,就是历史上杭州城市引水设施营建维护的实证。

今天,杭州能追思李泌遗泽的地方,就在繁华的解放路上,解百对面的马路角落,还保留着一口相国井。

关于六井,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冷知识。在历史上,曾经疏浚六井的几位地方官,都就六井和西湖水的关系做了阐释。白居易在《钱塘湖石记》中说: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而苏东坡在《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中也说道: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

他们两位“老市长”共同提到了一个观点,只要西湖水充沛,六井水就一定不会枯竭。你可知道这里还蕴含着一个朴素的物理学原理,那就是:连通器原理。

所谓“连通器原理”意指: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这一原理最早由荷兰科学家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1548-1620)发现并阐释。

就以六井和西湖为例,如果把六井和西湖分别看作两个容器,两者之间相连的输水管将它们变成了一个连通器,只要西湖水不枯竭,六井水也一定不会枯竭,两者的水位保持相平,这也就是西湖为什么对杭州城如此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