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美丽河湖】金华:传承水电红色基因 践行“两山”理念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04-06

金华是水电大市,小水电资源丰富,全市已建成投产水电站306座,总装机32.53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7.5亿千瓦时。近年来,金华市传承水电红色基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小水电打通“两山”理念转换载体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一是用好红色资源,唱好“红”字经。金华小水电开发较早,红色资源丰富,承载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红色精神的双龙水电站。1960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专程到双龙水电站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把金华山“一垅八站”水电站作为全国发展农村小水电的典型加以推广。如今,此处已建成“毛泽东主席视察双龙水电站纪念馆”,成为金华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同时,双龙水电站融入金华全域旅游体系,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水电“明珠”光芒依旧。据统计,自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双龙水电站纪念馆共免费接待游客18.7万人次。

二是围绕双碳目标,念好“绿”字诀。牢牢把握小水电的“减碳”属性,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持续提高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水电站运行效率。全面推行水电站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保障电站运行安全高效。积极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落实所有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要求,全面修复减脱水河段生态,并通过上下游电站的优化调度运行,形成电站绿色、流域绿色、区域绿色的水电发展新格局,到2021年底全市已累计创建59座全国绿色示范水电站。高智能监管生态流量,印发《金华市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分类核定与监测指导意见》,并全面安装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监测设施,目前全市全年生态流量达标率90%以上。

三是坚持富民为本,打好“金”字牌。在水电资源开发和水电站清理整改过程中,牢牢把握小水电的“公益”属性,探索产权改革、村集体投资入股等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挖掘山区潜力优势,盘活水电资产助力集体“消薄”和农民增收。如婺城区探索开展水电站产权制度改革,全资收购经济薄弱村集受益于“小水电”治理改革,近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户创富,5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农村产业链调整,发挥已修复河段生态价值,推动周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经济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

网站主办方: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

浙ICP备05001351号 网站标识码:3300000075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2976号

事业单位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