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永康:“河长制”促“河长治” 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综述,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治水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永康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升级治水管水能力,助推水生态环境保护,使河道更畅通、水更清撤、环境更美,让河湖治理成效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一是制度强化“河长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对河库划界,给河流上“户口”,实现了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有人管;建立“河长+警长+民间河长”巡查机制,规范巡河流程,实行常态化巡河;制定实施《永康市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行动方案》《永康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举措,扎实开展河道工作整治;推进河道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小微水体整治问题,把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打造永康“共富”样板。
二是监督保障“河长治”。以“清四乱”为抓手,围绕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乱象落实定期巡河机制,统筹做好“查、认、改、罚”各个环节,确保不留死角;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打破行业及行政壁垒,对全市河湖污染源开展定期排查和动态监管;设立问题曝光台,对河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个别部门单位及河长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曝光;进一步推广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护水行动,对公众参与巡河、发现问题、报送问题、监督治水护水等护水志愿行为予以积分与奖励,加大涉水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注册3.88万人,共获取28.45万个绿水币,公众上报的2683个问题均及时处理。
三是数字赋能“河长智”。连续多年升级“河长制”系统,对数字化巡河、电子化考核进行全面升级,实行河(湖)长履职“四化”管理,实现“管、治、保”履职的具体化、数据化、可视化管理模式。2021年,全市河长共巡河3.36万次,巡河率达99.9%,发现并解决问题15382个。以保护水环境,数智监管为核心,在全市永康江、华溪、南溪、酥溪等重点河道设置了82处监控点,实现了对河道流域及水资源、水生态的全方位监控。上线“科技河长”,强化“水陆空”立体化智慧治水,4台无人巡河船水面“巡航”,地毯式采集水质数据;7架无人巡河机空中“巡视”,全方位观察河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