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丽水:借力美丽河湖创建 推动全域生态共富共享
近年来,丽水市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全域统筹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35条(段)创建,其中龙泉市龙泉溪、莲都区大溪、缙云县好溪等52条(个)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位居全省前列。
一是“美丽”起航,力谋发展。编制完成了《丽水市美丽河湖建设规划》;坚持生态为先、民生为本、文化为魂,统筹山水资源、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等优势;以瓯江干流为主轴,以丽水主城区为核心,沿山脉水系辐射至9个县(市、区),确立丽水“一轴一心九带多点”的美丽河湖总体布局和建设方向。同时,编制完成了《丽水美丽河湖建设规范》,确立了美丽河湖统一的建设标准,为美丽河湖建设夯实基础。
二是“美丽”联合,倾力打造。和市治水办(河长办)联合成立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专班,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组织省市专家对各县(市、区)的美丽河湖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服务,总计服务200人次,不仅有效解决了一些创建难题,也为丽水市美丽河湖的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绘制作战图、排定建设计划表,倒排时间,倒逼建设项目提速提效,并组织专家持续开展培训和巡回服务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三是“美丽”增收,致富农经。通过美丽河湖的创建,有力推进水旅整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景宁县鹤溪河,将县城区及其周边畲乡之窗等景区、民宿、农家乐串联起来,为畲乡景宁“打开两山新通道”;沿线民宿和农家乐接待游客总人数达38.6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2310万元,同比增长50.6%和91.8%,给周边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四是“美丽”升级,共护生态。松阳县水利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对松荫溪沿线村庄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实施截污纳管提升改造等,有效提升当地的水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松阴溪出境水常年保持在2类水以上,水质达标率100%;优越的水环境使得沿溪奇禽珍鸟不胜枚举,更是引来了素有“禽类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以及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松阴溪筑巢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