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美丽河湖”提振“乡村振兴”点亮畲乡共富底色

发布日期:2022-12-01

近年来,武义柳城畲族镇对标对表“绿色转型、美丽富民”的发展导向,以创建美丽河湖,水美乡镇为契机,科学谋划、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各项河湖治理工作,抬升“河湖美丽指数”,构建水清景美的生态系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

“美丽河湖”,夯实共同富裕新底盘。近年来,武义秉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开展西溪“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景观化改造、河道护岸加固、河道治理提升、水环境综合提升等工程,新建堤防542米、沥青路231米、固定堰1座,加固修复堤防1507米,修建堰坝1座等。同时,积极开展小水电生态示范园建设,投入200余万元开展生态堰坝改造、鱼道以及生态流量放水设施、视频监控设施等建设,实现了宣平溪流域小水电100%集约化管理。4座电站成功创建绿色小水电,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水利争先创优第一批优秀案例;2021年,西溪正式加入省级“美丽河湖”行列。

靠水养“绿”,拓开农旅繁盛新局面。2018年,武义县实行一里一长、里长兼河长的河湖管理模式。基层河长不仅管理保护责任河段,还要带领群众依托河湖治理成效全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给武义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十足“含绿量”。打造瓯江上游河谷盆地“莲田—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公园,建成园内环村绿岛、富有民族特色的寨门、民族演艺广场、停车场和旅游集散中心。合理布局‘水体—甲鱼—宣莲’的立体空间,进行“莲鳖共养”,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无公害立体生产链,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双收”,提高莲农和村集体的收入。

“以点带面”,推广“水美”转化“产业美”应用。自实行河湖管理,宣平溪极大减少了河湖“四乱”问题,不仅加强了河湖管理和保护,还提升河湖产“绿”、产“富”能力,为柳城镇打造出一批接地气、有后劲、成规模的绿色农旅生态产业模式。“莲鳖共养”“网红打卡影视地”“十里荷花”等一个个有乡村特色的农旅产业,成为武义共富典范,辐射周边下江、周处等村镇成功实现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武义县仅镇区共接待游客130.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累计为周边村民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