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奏响治水“协奏曲” 幸福河湖入画来
近年来,桐庐县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不断迈出治水、护水、爱水新步伐,一场场“治水”硬仗换来了如今县域的河畅景美,“活水”激发活力,幸福河湖正不断擦亮绚丽的生态底色。
一是完善涉水安全,排除风险隐患。根据安全流畅、生态健康的原则,编制“两江”流域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控制专项规划、分水江综合治理方案等,开展重点河流廊道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对“两江”流域河湖自然生态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先后实施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富春江干堤加固三期工程,提前启动干堤四期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富春江流域防洪排涝水平。截至目前,本年度共统筹推进农村水系治理和中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20余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9.5千米;全县堤防90.54千米,水闸21处,泵站14处已实现层级管护,全力保障河湖“水安全”。
二是建立曝光平台,压实责任整改。县、乡两级在当地主要媒体设立“河湖长制”问题曝光平台,实行县、乡、村、民四级网格层层联动,对河湖管理保护中心的重点问题和河湖长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定期集中曝光,相关问题要求责任河湖长和属地责任主体迅速落实整改。如县融媒体中心开创“大眼睛”栏目报道,督促相关河道整改措施迅速落实。截至目前,完成相关河道整改38个,整改率100%。
三是发挥公众参与,营造治水氛围。在推动全社会治水护水“绿水币”制度下,强化民间河湖长队伍建设,推行民间河湖长聘任制度;利用“全民护水”平台开展“抢单巡河”工作,调动公众参与巡河行动积极性,进一步壮大公众护水志愿者队伍。为解决好河湖突出问题,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定期开展河湖环境巡查检查行动。截至目前,巡河率达100%,问题处理率达100%,其中,全县“全民护水”注册率达常住人口的4.99%,月平均活跃度达13.67%以上,位于杭州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