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六位一体”描绘美丽河湖幸福画卷
近年来,鄞州区按照“截污治源、清淤疏浚、岸坡整治、优化水体、调活水系、营造水景”六位一体综合整治理念,多措并举,建管并重,成功创建九曲河、鄞州公园二期湖等省级美丽河湖7条,数量位居全市前列,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最具潜力的城乡绿色发展增长极之一。
一、统筹“三大治水机制”,为美丽河湖创建夯基垒台
健全河道工作机制。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实现全区河湖高效管理体系全覆盖,搭建基层河(湖)长与镇(街道)的沟通交流和问题反馈平台,提高问题发现率、处置率和反馈率,破解“巡而不查、查而不办”等重形式轻实质的管理问题。
强化政策引导机制。深化实施《鄞州区河长制水利工作实施方案》《鄞州区河道长效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河道建设、管理进行规范,从政策上引导各地善待河流、保护水域,各级党委政府和民众的水域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遵循规划先行机制。以全市“美丽河湖片区”建设为契机,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统筹行洪、活水和生态保护要求,统筹美丽乡村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统筹河道建设与完善平原河网水系布局,综合施策推进美丽河湖项目建设。
二、创新“三大治河理念”,为美丽河湖创建疏通机理
突出“因地制宜”治河。在布局上,将美丽河湖建设与“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水环境示范镇村等工作相结合,把河道水文化建设纳入方案设计内容,将河道建设成为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水环境。
坚持“整体连片”治河。改变以往河道治理“下游治理上游脏”的局面,通过工程整治、生态修复等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措施,实现水系连通、河道连片、同步治理,构建完整河道生态系统。
推出“信息管理”治河。整合水政执法、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河道养护保洁、防汛抗旱等各项涉水信息和服务建成河道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作业船安装GPS、城区85个河道点位实时监控及无人机定期巡查,率先实现“一张网”管水、治水。
三、打造“三大样板工程”,为美丽河湖创建彰显亮点
打造自然生态样板。在美丽河湖创建中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在湖中形成大片“水下森林”,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同时配以睡莲、喷泉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园区景观,河湖达到清澈见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打造本地文化样板。在确保河道基本功能的同时,加强河道水文化建设,成为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如在鄞州公园二期湖创建中,充分运用“微山水”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在南岸临水兴建了廊河文化馆,还投入约3500万元,新建了“虫坛怪杰”、“蝶神”周尧昆虫博物馆,增加文化氛围。
打造人文休闲样板。在保留河流自然形态的同时,体现人与河流的亲近感。如对九曲河城区段河道进行全面提升整治,包括河道拓疏、生态护岸、人文提升及亲水设施等建设,解决了九曲河脏乱差问题,河湖面貌焕然一新,周边群众多了一个平时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成为了鄞州新晋“网红打卡点”。
下一步,鄞州区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全面消除黑臭河的基础上,完成“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建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高颜值绿色生态首善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