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成果展——杭州余杭塘河五常港
余杭塘河-五常港(蒋村片区),所属西湖区范围,由西湖区牵头组织创建;余杭塘河-五常港(塘河片区),所属拱墅区范围,由拱墅区牵头组织创建,西湖区配合。余杭塘河(运河-绕城公路)长8.599公里,水域面积34.4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41.89万平方米,穿越拱墅区、西湖区。其中拱墅区段长4.000公里,水域面积16.00万平方米,西湖区段长4.599公里,水域面积18.40万平方米。余杭塘河自2008年开始整治,2009年5月正式接收,纳入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范围。拱墅区塘河片区主要包括庆隆河、婴儿港、阮家桥港、丰潭河、石桥港以及余杭塘河6条河道,呈环形,长4.7公里,水域面积63000平方米。
2019年针对群众沿河健身需求不断提升,整合群众对河道水质清澈、环境优美、健身娱乐等需求,拱墅区投入1500万元,全面打造全市首条环河健身绿道——塘河片区环河健身绿道。该项目为杭州市重点绿道建设示范点,自9月投入使用以来,现已成为市民夜间健身打卡“网红点”。该绿道起止点为余杭塘路与庆隆河交叉口,沿线串联起阮家桥港、婴儿港、庆隆河、余杭塘河、石桥港、丰潭河6条河道,集休闲娱乐、智慧运动、生态休憩、主题场馆于一体,全长4.7公里。该项目24小时向群众免费开放。
特色做法:坚持水岸共治,满足群众亲水愿景。塘河片区廊道在亲民提升方面在探索,收集问卷800余份,按民所需明确提升方向;是注重环境提升,打造高质美丽河湖。新设夜间垂钓点20个,结合一河一故事,新建河道文化长廊6条,并配有提升沿河绿化品质,新增、补植四季植物3000平方米;增设科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运动需求,打造夜光秋千、儿童乐活、水幕雕塑,垂钓平台4个主题区块,设置全市首个亚运项目室外训练场——轮滑球场,并建设室外射箭场、半场篮球活动区、皮划艇运动区等4大主题运动区块,配置动态影像LED墙。同时提升沿河便民服务设施,沿途配有3座公厕,后续还将添置自动售卖机和5G频率发射塔;关注细节提升,保障群众健身安全。针对夜间安全问题,廊道全程安装24小时100处监控,已纳入公安系统或现场管理机房。廊道地面配备有6000多盏跑马灯,照明同时可根据不同跑速闪烁,成为安全伴跑灯光秀。为方便群众健身同行,打通沿河游步道与桥下6处“断点”,架设1座钢制人行桥,放置60处标识标牌;探索市场运营,落实可持续长效模式。廊道完成建设后,绿化、水质、亮灯等由市场化长效养护工作落实专业养护,运动场地由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公司经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赛事,预计年底前将开展轮滑、射箭等相关赛事10次以上。
目前塘河片区沿河健身绿道已投入使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广大市民打卡运动。近年来,随着杭州城市西部(城西)建设的推进,尤其是浙大紫荆港校区、西溪湿地和蒋村、塘北、三墩区块建设日趋成熟,城西规模进一步扩大,余杭塘河逐渐成为贯穿东西、辐射南北的城西发展中轴线。滨河地区生态功能、商贸功能、居住功能、交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水利功能的发展和完善与否,成为建设城西和谐杭州示范区的关键。
余杭塘河的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的实施,令沿河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流畅、宜居、繁荣”的美好景象。余杭塘河开发的功能定位城市河道滨水地区开发具有清晰的功能布局,在定位上既符合自身水体的特征,又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单元的实际,目前围绕余杭塘河及塘河周边均已发展成为杭城的核心区块。余杭塘河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城市面貌,为杭州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提供可靠保证,大大促进杭州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