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永康:积极推动水文化建设 全面提升水利软实力

发布日期:2021-12-18

近日,永康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获得高度肯定。近年来,永康市致力于水文化建设,集全市之力挖掘水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推进水文化工作、切实推进水生态产品实现转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厚的水文化支撑。

一是摸清家底,形成遗产档案。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的通知》,全面启动永康市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讨论审核,形成《永康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清单目录》;组建水文化遗产调查组,用两个月的时间对照清单目录逐项开展外业调查,最终为每项水文化遗产整编所属资料,完成档案登记;在成果清查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文化遗产调查资料进行调查数据汇总以及分类整理分析,最终编制形成《永康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报告》,本次重要水文化遗产共调查191项遗产。

二是深入融合,强化工程建设。深入挖掘已有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内涵,并不断推进水文化与水利工程的融合工作。目前,永康主力推动的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的项目为东溪文化景观带工程与永康舟山二村地下水道修复工程。今年,永康市开展东溪美丽河湖创建,此次创建,采取水文化遗产保护先行、水文化景观建设有序跟进的建设路径,挖掘“水文化故事”,修复“水文化生态”,拉动“水文化经济”,打造东溪文化景观带;在大力开发舟山二村乡村旅游景点时,通过制定保护制度、安排专人维护等手段维护地下水道的文化属性,同时对该水道进行全面修缮,恢复其水系联通、防洪排涝功能,并对其安装相对应的景观灯光,将水利工程与水文化充分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融合。

三是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价值。近年来,永康坚持以发扬永康特色水文化为核心要求,多措并举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推动“水旅、水渔、水工、水农”等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取得显著成效。以美丽河湖为轴线建设西溪影视基地,发展旅游经济,累计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拉动消费数亿元;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大力实施以稻养渔、以渔促稻的稻渔综合种养工程,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548亩,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不遗余力建设幸福河湖,打造有文化气息、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之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