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海塘的历史变迁

信息来源:同一条钱塘江公众号发布日期:2021-11-06 10:28浏览次数:

钱塘江名称的演变跟古县名“钱唐县”有关,也跟“海塘”的建设有关。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后,曾在今天绍兴的一座茅山上会集各国诸侯,给大家计功行赏,大禹死后就葬于此山,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此地叫做“会稽”。而在当时会稽郡管辖的今天杭州之地,设置了一个“钱唐县”。“钱唐县”中的“唐”还不是现在的“塘”。东汉许慎《说文》解释“唐”的本义是大话,“唐,大言也。”那么,“钱唐”在什么时期又变成了“钱塘”呢?

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镯唐记》称在东汉时期:“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这是我国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条海塘,地点大约在今杭州钱塘门到清波门一带。而第二种说法是在隋以前都是叫钱唐县,到了唐代,因为唐字系国号,为了避违,所以加了个土,成为钱塘县。

“塘”在古代本义是指可行路的堤岸,海塘就是海堤,多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式的挡潮、防浪的海堤,实际上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凡是潮汐到达的地方,江海沿岸所修筑的塘都是海堤,并不是一定要沿海才叫海塘。

从东汉到明代,钱江两岸百姓修堤筑塘从未间断,从用版筑法夯实的土塘,到柴土混合、以柔克刚的柴塘,到全条石砌筑的石塘,海塘结构日臻完善。通过东汉到明代逾千年的探索和创造,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清代时,政府开始组织大规模的海塘修筑,日常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古代海塘工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不同时期的技术发展,海塘也有不同的变化。

新石器时期

我国塘坝修筑起源非常早,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良渚大坝,经过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的测定,它的年代距今约4700年至5100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水利塘坝工程。良渚大坝造水坝的工艺有两种,分别是低坝系统和高坝系统,这两者的堆筑方法不一样。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良渚大坝是防洪为主的河塘,因此,上海马桥文化的发现,则是真正把我国海塘的起源推至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依据。

汉代

华信修筑钱塘据考证是在汉代,距今已有1900余年,是我国海塘建筑的最早文献记载。此塘起自西湖东北边宝石山脚,直到西湖东南面万松岭下,其实就是和现在西湖的湖滨路、南山路相吻合,是西湖第一堤。塘筑成后,西湖就与潮源隔断了。那时候的西湖被称为钱唐湖,当时钱唐县治在西湖的西南面,西湖还在县的东北面。

唐代

唐代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开拓苏州和嘉兴一带的沼泽地区,由于大规模屯田,迫切需要修筑海塘,保护大面积的农业生产。《唐书·地理志》记载:“盐官有捍海塘堤,长一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重筑。”这里提到“重筑”,说明以前已经有海塘,就是呼应了上面所讲的西汉末年有钱塘。推测在开元时重筑,可能是将断断续续的海塘,连成一线长堤。

五代吴越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修筑“捍海塘”,并创筑了竹笼石塘。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笼和石头搭建起来的海塘。钱镠打破大竹编笼,中间填满块状的石头,将竹笼横过来叠放,并用长桩进行固定。由于钱塘江涌潮非常凶猛,所以塘前还钉立了桩木用来消杀涌潮、强浪的直接冲击,是历史上改进钱塘江海塘型式结构和用石筑塘的开端。竹笼石塘在建筑材料、修筑方法、塘身结构、基础处理以及挡浪防冲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竹笼 “重而不陷”、“散而不乱”,整体性、稳定性和坚韧性都比较好。其次,塘前设置的“滉柱”,可以削弱潮流波浪的能量,促进塘前泥沙的淤积和滩涂的淤涨,从而保护塘脚的稳定。

宋元时期

宋初仍沿用五代时的“钱氏旧法”。由于修建这种海塘费工费料,特别是在沙土浮松,承载力很差的地段,修筑竹笼塘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到了宋真宗时期,有了新变化,采用黄河上的埽工技术,在杭州至海宁一带筑成了柴塘,有效地防止了海潮的冲啮。柴塘,是用柴、土间层加压,筑成的一种海岸防护工程。和其他型式的塘工比较,柴塘有它独有的优点:一是柴塘自身重量小,大大低于石塘和竹笼塘,能够适应在任何基础上;二是柴塘富有整体性和柔性,抗冲能力大大强于普通的土塘,能经受潮浪冲击而不溃。宋仁宗时期建筑的叫“直立式石塘”,这在海塘工程建筑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迎水面用石头砌成台阶,像是立起来的墙面,底宽顶窄,塘身稳定性和抗浪能力增强。背水面用土培实,既增加海塘的稳定性,又防止了海水的渗入。元代在竹笼石塘的基础上,创筑了一种石囤木柜塘。当时钱塘江口的潮流多次北冲海宁一带海岸,由于这一带海岸“地脉虚浮”,是粉沙性土质,抗冲力低,在潮流冲刷下,塘基难以稳定。所以,在增筑土塘失败以后,就改用了木柜石囤。所谓石囤,就是装满石块的竹笼、木柜,是用条木制成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大木框,中间填满石块。“石囤木柜塘”比吴越时期的“竹笼木桩塘”更加坚固,稳定性更好,抗冲能力也更强。石囤木柜塘有许多优点,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木柜时而被淹没,时而又露出,干干湿湿,最容易腐败,需要常常修补,维修工程量非常大。所以后来修筑在海宁一带的这种塘工逐渐被石砌海塘所取代。不过木柜并未被完全废弃,它还常常被用来护岸护滩和抢险、堵口,而有的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用它修筑海塘。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国家的经济对江浙两省的依赖愈来愈强,田赋捐税也重于前代。为了保证漕粮的供应和财税的收入,对海塘的培修加固和兴建扩建,十分重视,规模最大,遍及江南海塘全线,使用的人力、财力都大大超过前代。明代起,四百多公里长的江南海塘已经全线形成,清代又在这个基础上,大力改革提高,完成工程的数量和技术上的成就,均远远超过前面任一朝代。明初,杭州湾南北岸塘岸已连续近千年坍退不止,大量土地坍沦入海,对巩固塘岸的要求十分迫切,五纵五横鱼鳞石塘也就由此定型,塘岸始得稳定,塘身结构改进完美。清代康熙时期,通过消化吸收明代的经验,因地制宜予以改进、发展,最后定型的塘型主要有鱼鳞大石塘和条块石塘。鱼鳞大石塘,为临江承受强潮的险工地段塘型。而条块石塘,是临江非冲要地段的塘型,工料较省。

近现代

民国以后,开始采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近代海塘建筑结构型式,增加了塘身的整体性,提高了抗御风潮的能力,同时发展护滩、挑溜等保护塘身的工程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固塘与保滩、治江相结合的策略,由单纯防御转为综合治理,整束宽浅游荡的江道,不仅稳定河道主槽,还增加了多道新的防线。各地政府重视江堤维修加固,从成片区修筑提防,到逐步完成钱塘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防洪封闭圈。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标准江堤建设,至2010年底,一线标准海塘基本建成,大大提高了钱塘江流域防洪标准,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