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胜

信息来源:钱塘江中心(钱管局)发布日期:2021-11-02 14:26浏览次数:

钱塘江是我国古代文化源头之一越文化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兹就同钱塘江河流直接有关者,择要依干、支流顺序记述于后。

齐  云  山

位于休宁县城西15千米,新安江支流横江右岸,《齐云山志》载:“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谓之齐云。”峰顶海拔585米,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岭、十六洞等“天下无双胜景”,汇山、寺、河、湖、泉、潭、瀑、洞等景观于一体,被称为“天开神秀”,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山上多宫观,为道教圣地。据传,始建于唐,至南宋正式供奉玄武大帝。明世宗朱厚?曾敕建宫殿,钦赐山额,从此宫殿、道观日增,宫阁相映,香火益旺,与湖北武当、四川鹤鸣、江西龙虎齐名,同为我国道教四大名山。此外,西天门东独耸峰的悬崖峭壁上有方腊寨、方腊洞等遗址,传为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时扎寨安营之地。

屯 溪 老 街

原系休宁县屯溪镇(现为黄山市屯溪区)的主要大街,民国期间毁于兵火,重建的老街基本上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有“现代宋城”之称。老街路面由规格统一的赭红色石板铺成,店铺大都为木结构两层楼房,两侧用马头墙,檐口外挑,饰有木雕,上覆青瓦,楼上临街面用花式排窗,店堂上高悬店号横匾,并取前店后坊、前店后库的格局,充分显示当地建筑特色。1984年,将青春巷至屯溪桥长832米划为老街重点保护路段,进行大规模整修,恢复传统名店,设有书场、墨庄、茶楼、酒肆等,金匾生辉,酒旗招展,古意甚浓。

黄  山

位于皖南黄山市境内,古称黟山。传说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代因改名黄山,是新安江上游练江支流丰乐河、富资水和横江支流休宁河的发源地,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雁荡之巧石于一体,风景奇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有玉屏楼、西海门、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排云亭、观瀑楼等名胜。景色四季各异,朝夕有别:春季繁花似锦,五彩纷呈;盛夏翠谷涌泉,绿荫映地;金秋丹枫如火,山花溢芳;严冬雾凇冰挂,雄奇雅洁,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游览、休养胜地。

千  岛  湖

位于新安江中游的淳安、建德两县境,为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后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水库正常蓄水时,湖面580平方千米,蓄水178亿立方米,库区内原有大、小山头均沦为岛屿,凡1078个,具有碧波蓝天、群岛螺浮的独特景观。湖中岛屿各具特色,其中龙山岛秀立湖心,上有从淳安旧城移建的海瑞祠;蜜山岛屹峙湖东,林木茂密,泉水甘洌;此外还有石景千姿百态、金秋桂香遍野的桂花岛,陡壁悬崖、形若铁帽的铁帽山岛,禽鸟毕集的鸟岛,豢养蛇、兽的蛇岛及猴岛、鹿岛等等。湖周多喀斯特岩溶形成的奇石异景与溶洞,集奇、险、怪、幻于一体,其中以赋溪石林、羡山半岛、灵霄洞、仙姑洞、方腊洞等最为著称。沿岸更有唐代陈硕真、宋代方腊等起义和明代矿工斗争的遗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沿湖还有金竹牌、花竹坞、屏风山等可渔、可浴的众多避暑胜地。

苏姥布、浮石潭和帝皇滩

苏姥布即苏姥滩,在衢州市北门外。衢江至此,江面陡束,丘阜夹岸,水势湍急,滩长约50米,但并无《水经注》所云:“水悬百余丈,濑势飞注,状如瀑布”景象。过此,江面又忽开阔,有两巨石突兀江心,浮浸水中,大水不没,蔚为奇观,即唐白居易诗所谓“浮石潭前停五马”的浮石潭。潭之下游,衢江分汊而流,滩险流急,航者视为畏途,古称地黄滩。宋杨万里有“未到地黄滩,十里先闻声…舟人各整篙,有如大敌临”之句,后传明太祖过此驻跸,因又名帝皇滩。

八  咏  楼

原名玄畅楼,位于金华城南,婺江右岸,南朝齐隆昌元年(494),著名文学家沈约任东阳郡太守时建,并作《玄畅楼八咏》,为人传诵,后遂易为今名。楼面对东阳、武义两江汇口,登楼远眺,远山近水,一览无余。唐、宋诗人登临揽胜,多赋留名篇。南宋李清照所作:“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写出了八咏楼的气概和形势。楼前江滩称八咏滩,传为明将胡大海、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检阅部队处。楼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 龙 景 区

位于金华江支流双龙溪上游,金华北山山腰,南距金华市区约15千米,峰峦连绵,多溶洞异穴,有“五洞十景”之胜,其中尤以双龙、冰壶、朝真3洞闻名遐迩。双龙洞以洞口顶部有钟乳石似龙头仰昂得名。内有断崖幕垂,将洞分隔为二,崖下有清泉流出,必须仰卧于轻舟,逆水擦崖而进内洞。内洞大于外洞,石笋胜景更是琳琅满目。冰壶洞洞口朝天,因其口小、肚大、身长,形似冰壶,故名。洞壁石隙中有飞瀑喷薄而出,“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有集风、雾、瀑于一洞的奇观。朝真洞在两洞之上,高敞宽广,曲折幽深,且多岔道歧穴,有石弄堂、一线天等奇景。双龙景区既有名胜,又有古迹,且气候宜人,历来是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六洞山溶洞

六洞山一名灵洞山或岩洞山,在兰溪市城东7千米,西南距金华江约3千米,为金华北山余脉,多石灰岩溶洞。其中以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6洞最为著称,洞如其名,各有特色。六洞山山幽景奇,洞怪泉洌,早在唐、宋时期已予开发,因之文物古迹众多。1949年后,更作有计划的开发整理,还探明一条沟通涌雪等洞厅的地下暗河。长达1.04千米,是目前所知全国最长的溶洞暗河。为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 洲 公 园

在兰溪市西侧,衢、婺两江交汇口北首,系兰江中一个冲积沙洲。据传,宋代为兰溪城西市所在,建有柳氏大园。明代河道迁徙,沦为江中沙洲,故名中洲,为渔舟夜泊之地,中洲渔火旧为兰溪八景之一。1975年兰江大桥建成,并建支桥通中洲,洲上广栽花木,巧布楼台假山,辟为公园。水榭楹联:“衢婺江中,千载縠纹犹映月;兰荫山下,一洲环水尽流香”,点出了中洲公园的景色。

七  里  泷

又名七里滩、七里濑,位于富春江上段建德县乌石滩至桐庐县泷口(今富春江水电站大坝处)间,全长23千米。两岸高山绵延不绝,或绝壁削立,或危石欲堕。江中原滩多流急,行舟难于牵挽,惟视风力为迟速,故旧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谚,又有“小三峡”之誉,“七里扬帆”为严陵八景之一。1968年底富春江水电站大坝截流蓄水后,已成为水库库区,碧波盈盈,水平如镜,客轮游艇往来穿梭,景观已非昔比。

乌石滩下游有子胥渡,传为伍子胥逃奔吴国时在此渡江得名,渡口悬崖上刻有“子胥渡”三个醒目大字。泷内及泷附近还有严子陵钓台、葫芦瀑、芦茨湾等景点。七里泷是富春江─新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

西 天 目 山

天目山,因东、西两山峰顶各有一池,故名“天目”。西天目山位于临安县城西北31千米,於潜区西天目乡境,为分水江支流天目溪发源地,古称浮玉山。主峰仙人顶海拔1507米,被誉为“浙西诸山之祖”。山上景点众多,尤以倒挂莲花、四面峰的峭削雄奇,狮子口、千丈岩的高耸险峻,金鸡石、宝剑石的玲珑俊秀为人称道。古刹禅源寺是我国东南佛教圣地之一。1500年前即以古木繁茂著称,今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之间,仍分布着大片乔木,有柳杉、金钱松、银杏、枫香等,其中柳杉一般胸径达2米,高30余米,树龄逾千年,被称为“千秋树”。山中有木本植物1200多种,草本植物1800多种,有“植物王国”之称。1956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成为植物考察研究基地。

西 关 龙 潭

位于西天目山东麓,分水江天目溪源头的西关溪上。《水经注·渐江水》:“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东面有瀑布,下注数亩深沼,名曰蛟龙池”。蛟龙池即西关龙潭。潭东、西两峰夹峙,中有一巨岩,紧锁峡口。岩中有裂隙,宽两三米,深约60米,形成3级瀑布,上、中、下3潭,飞流直泻,声震数里,蔚为壮观。1975年于北端峡口建坝,截断水流,潭也填平,瀑布从此消失,唯下池潭壁今尚存“龙潭”两字的摩崖石刻。

桐  君  山

古名小金山,亦称峨嵋一角,位于桐庐县分水江与富春江汇合口的左岸,山高68米,与桐庐县城隔江相望。传说黄帝时,有一老翁受命与巫彭采药求道,行医济世,在山侧大桐树下结庐栖身,人问其名姓,指桐树下茅庐以示,时人尊称为桐君,山与县亦因此得名。山有桐君祠,建于宋元丰(1078~1085)年间,明、清时重修,今祠为1980年重建,内塑桐君像,壁画“汉药溯源图”,推桐君为我国医药始祖。祠旁有桐君塔,高约20米,七层;并有江天极目阁,内悬当代画家叶浅予《富春山居新图》长卷摹本。山南临江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多处,其中以唐大历八年(773)桐庐令独孤勉等的题名石刻为最早。

鹳  山

位于富阳县城东,富春江畔,高43米,原名石头山,古钱塘江流经山下入海。三国时孙吴在此建道观,名“观山”。山有石矶直插江心,宛如临江饮水之鹳,故改名鹳山。是唐代始筑春江堤的起点。山顶古有永乐吉祥寺,建于唐大中(847~859)年间,清晨击钟,声闻10里,故称“吉祥晓钟”,为春江八景之一。寺、钟早毁,今在原址建富阳历史文物陈列馆。稍下有春江第一楼。原楼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乱,同治(1864~1874)年间重建,后又毁,现有建筑为1964年所建,翘角飞檐,别具一格。另有“龟川秋月”,亦为春江八景之一。并有澄江亭,附近立有“严子陵垂钓处”碑。山上还有“览胜亭”、“待月桥”、“太液池”、“松筠别墅”及明代城墙等名胜古迹,并建有“双郁亭”以纪念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及其兄。

五  泄

位于浦阳江支流五泄溪上游五泄乡境,东距诸暨市23千米,两岸陡岩峭壁,群峰簇拥,有五瀑、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五岩、十石等风景名胜。其中尤以东龙潭五级飞瀑、西龙潭的奇峰怪石著称。五泄溪东源东龙潭发源于紫阆乡,绕雷鼓山至刘龙子坪进入高岩峡谷,溪水逐级喷泄,形成5级瀑布。近年于悬崖峭壁凿石级,溪涧设蹬步,昔日人迹罕至的中3泄也可身临其境。西源西龙潭出天塘岗南,夹岸有朝阳、天桩、卓笔、宝陀、钵盂诸峰,玉屏、翔凤、摘星、壁立、刻镂诸岩及一线天、燕尾瀑诸胜。东龙潭东南谷有五泄寺,初建于唐,部分寺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寺院左侧旧有明徐渭“七十二峰深处”的题壁。五泄现为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苎  萝  山

位于诸暨城南隅浦阳江畔,传为西施故里。春秋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所败,句践为图复仇雪耻,用文种、范蠡的美人计,献西施、郑旦于吴,西施不辱使命,句践终于得以灭吴。苎萝山周多西施古迹,山麓有苎萝村,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东江浒有浣纱石,传为西施浣纱处;濒江有“浣纱”二字的摩崖石刻,传为王羲之手笔;石上方有浣纱亭,不远处有西施殿,有碑文记其事。这一段浦阳江因又名“浣江”或“浣纱溪”。李白有“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之句。隔江对岸金鸡山下的鹭鹚湾村传为郑旦故里,江畔建郑旦亭,与西施亭遥遥相对。

九溪十八涧

位于杭州市区西南侧,为钱塘江北岸的小支流,有东、西两源,分别发源于翁家山下的杨梅岭和龙井的狮子峰。两源向南穿行于丛峦叠翠之中,弯弯曲曲,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9坞之水及其他涓涓细流,故称“九溪十八涧”。两源在九溪菜馆前汇合后,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全长7千米。溪涧两侧峰峦夹峙,林木掩映,流水叮咚,鸟语啾啾。时而出溪夺路,游人须涉水或越石礅而过;时而峰回路转,几疑无路,却又柳暗花明,一派恬静的自然山谷风光。清代学者俞樾称“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并留下脍炙人口的叠字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九溪烟树”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杭 州 西 湖

因位于杭州城西而得名,古有钱塘湖、金牛湖、明圣湖、西子湖等名称。远古时原为一小海湾,后因泥沙淤积与海隔绝,唐代开始开发水利,变天然湖为受人工控制的湖。五代开始装点湖山,并不断浚治,从此湖光山色日益秀丽。后经白居易、苏轼等著名诗人吟咏宣扬,声名鹊起,至今已闻名世界。南北长3.3千米,东西宽2.8千米,周长约15千米,全湖面积6.0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5米。三面环山,层峦叠嶂;中涵绿水,波平如镜。晴日水光潋滟,雨天山色空氵蒙,四时景色各异。南宋便有“西湖十景”之说,后又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的名目。1949年后,经疏浚、截污、驳等综合治理,增、扩景点,1985年又评定“西湖新十景”。1986年起引钱塘江水更换湖水,西湖容姿更为焕发。

吴  山

位于杭州西湖东南,海拔约100米。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10多个小山头连接而成,山体伸入市区。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吴山。吴国大夫伍子胥被杀后,民间传说他被封为潮神,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上建伍公祠,故又称为胥山、伍公山。隋、唐时,江流逼近山麓,为渔人晾网处,故又称晾网山。旧时吴山多寺庙,尤以城隍庙香火最旺,故俗称城隍山。南宋时,吴山仍是观潮处所。风景优美,“吴山大观”为古钱塘二十四景之一,今“西湖新十景”中亦有“吴山天风”。山上有江湖汇观亭、极目阁等建筑,登临揽胜,左湖右江,杭州全城,尽收眼底。十二生肖石,形象逼真,颇具意趣。山多古树,极目阁前有一宋樟,树龄在800年以上。

钱 江 涌 潮

钱江涌潮是东海潮波进入杭州湾后,因江面急剧缩窄、江底迅速抬升造成前锋明显壅起、水花翻滚的奇异现象,以气势磅礴、潮景变化万千闻名于世。潮头来时,最高可达3米,有翻江倒海、吞天沃日之势,甚为壮观。晋代便有在杭州观潮的记载,唐、宋时最盛,明末清初江道改走北大门后,海宁盐官潮景逐渐胜过杭州。现在,自海宁大尖山外潮头涌起至杭州珊瑚沙稍上,沿程两岸均可观潮,尤以海宁新仓、八堡的交叉潮,盐官镇海塔和南岸萧山乌龟山的一线潮,海宁老盐仓、杭州珊瑚沙闸前的回头潮等潮景,更为壮观。阴历每月初一至初四日、十五至十九日,一般都可观赏到这一天下奇观,春、秋两季较大,阴历八月十八日已成为观潮节日。

石 梁 飞 瀑

飞瀑位于天台县石桥乡天台山。飞瀑之水来自金溪和大兴坑溪,汇合于中方广,为曹娥江上游的新昌江源头。飞瀑处峭壁对峙,上有天然石梁横架,形如苍龙,背似龟脊,长约7米,厚约2米,顶脊最窄处仅17厘米左右。上游溪水经三折后直泻30多米下的碧泓潭。明人徐霞客曾在石梁上行走,其《游记》曾记:“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从潭下仰望,石梁高悬,银河倒泻,虹霓时现时灭,堪称奇绝。两侧悬崖有宋米芾“第一奇观”、清康有为“石梁飞瀑”等题刻。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重要景点之一。

穿岩十九峰

位于新昌县城西南约50千米的镜岭乡,矗立于曹娥江上游的澄潭江与左于江之间,峰峰相连,排立如画,因中峰有圆窍东西相通,故名穿岩。十九峰峰名分别为:鹅鼻、缆船、狮子、出岫、泗洲、文殊、普贤、幞头、蒸饼、香炉、笔架、望海、覆钟、卓剑、棋盘、新妇、摆旗、磬、马鞍。穿岩山形突兀,挺拔奇秀,倒影江中,随水飘动。峰峦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宛似广西漓江风光,因有“小桂林”、“赛阳朔”之誉。现为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海盐南北湖

位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武原镇西南19千米,因有湖塘将湖隔成南、北两半得名,又名永安湖、高士湖。原为海湾,后封闭成湖。三面环山,南临杭州湾,融湖光、山色、江海于一体,风景优美,酷似杭州西湖,故又有”小西湖”之称。面积约1.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米。有澉湖秋月、云岫合壁、鹰窠晴雪、茶磨松风、孟泉瀑布、巫门渔笛、石帆蜃气、葫芦叠翠8景。尤以西侧之鹰窠顶著称,高186.8米。有云岫庵建于宋,庵名出自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据说:每年阴历十月初一清晨登顶,可见“日月并升”奇观。现为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