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吴兴:积极推进东苕溪吴兴段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
东苕溪吴兴段流经吴兴区道场乡、埭溪镇和东林镇,该河道北起浮玉大桥,南至东林与德清洛舍交界,总长近50公里。目前,东苕溪吴兴段已形成贯通东苕溪两岸的环形绿道,绿色两岸风景优美、山水相得益彰,“苕溪观光带、滨水慢生活”品牌初步形成。吴兴区积极利用东苕溪两岸绝佳风光,争创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强化规划促创建。吴兴区始终突出规划“龙头”地位,树立精品意识,立足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景区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目前,已委托福建西典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对东苕溪吴兴段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进行详细规划,《规划》充分挖掘东苕溪沿岸水生态、水文化资源,赋予东苕溪“吴兴水韵、千年文脉、美丽河湖、生态绿廊”新内涵。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对东苕溪沿线资源整合与提升,努力将其建成以河湖景观、生态绿道为主导,沿线美丽乡村为亮点的集科普教育、生态示范、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利风景区。
打造亮点促创建。规划的东苕溪吴兴段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沿线主要村落有道场乡菰城村、红里山村等。吴兴区紧紧抓住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契机,全力打造沿线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目前已投入近1亿元,打造了“先楚文化、春秋菰城”为主题的菰城村景区。吴兴区依托该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山水田园资源,在保护好下菰城遗址的同时,已将该村打造成了集美丽河湖、生态农田、自然梯田、养生度假、楚风村寨、菰城遗址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形成了“苕溪左岸”、“白云山塘”、“古道遗韵”、“下菰微景”等靓丽景观。同时,也对红里山村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已将其打造成集竹文化、书法文化、家训文化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突出文化促创建。在对东苕溪吴兴段进行风景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挖掘沿线丰富文化资源。如充分挖掘东苕溪“瓷之源”文化,在梁希森林公园内建设了“瓷之源”博物馆;充分挖掘“湖学”文化,积极利用葬于南郊的中国宋学开山鼻祖胡瑗先生的影响,筹划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彰显湖州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充分挖掘“名诗”文化,利用著名唐诗《悯农》作者李绅葬于红里山村的记载,谋划打造“千古名篇、农耕吴兴”文化名牌,进一步做强东苕溪沿线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
信息来源:吴兴区水利局 吴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