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积极筹备“千年古县—浦江水利遗产”申遗工作

发布日期:2020-05-25

连日来,浦江县邀请中国灌排委员会、中国水科院、省水利厅等机构专家来浦指导白马镇嵩溪古村乡村灌溉工程体系、巧溪拗井井灌体系、郑宅江南第一家“十桥九闸”和壶源江堰群体系等打包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同时,坚持走出去取经,由县水务局牵头的申遗筹备工作组赴金华婺城区、衢州龙游县学习世界灌排遗产申报经验。

浦江县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传统生产生活的传承和丰富多样的古灌排水利设施类型,是江南农耕文化水利灌溉典型,申报世界灌排遗产具有极大优势。借助多年“五水共治”水利生态修复和水文化保护,农耕文明生态水利系统逐渐还原,浦江县以推进申报世界灌排遗产工作为契机,持续开展水利修复工程,进一步传承水利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浦江县以“规划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打造一个乡村经济增长极”为总体申遗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统筹谋划。一是紧密结合“幸福河”建设,铺垫幸福底色。依托嵩溪村、郑宅镇江南第一家等现有的水利体系和农田灌溉体系,围绕环村乡村振兴幸福河建设工程,打造平安、健康、宜居、富民的“幸福河”样板。二是紧凑布局时间和空间轴,勾勒三维框架。开展嵩溪村、巧溪村农耕水事、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调查工作,开展拗井(桔槔)、水孔、水车、戽斗、碑刻、梯田、取水口、村落等历史痕迹修复工作,将文化积淀和水利工程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有机结合,合理布局“美丽乡村画卷”整体蓝图。三是紧扣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持续填充色彩。在做好古迹抢救性保护和开发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传承和丰富农耕文化,发展民宿、农家乐、创客基地等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促进古村焕发新颜。在不久的将来,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嵩溪古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