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黄岩:美丽河湖串联“慢城”沙埠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浙江发挥“三地”优势,率先提出“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美丽河湖建设是着力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彰显河湖人文历史、提升河岸景观品味、增强河湖管控能力,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措施。黄岩区沙埠镇在沙埠溪创建美丽河湖的过程中全方位,灵活创新的做法取得了一些的成效。
谋篇布局,依托美丽河湖
打造城市发展景观带
沙埠溪美丽河湖提升工程起自沙埠镇繁三村十岙线桥头至沙埠镇邱家新村西江桥头,绿道景观绿化工程上游对接佛岭省级森林公园规划,下游沟通黄岩城区绿道。
创建项目横穿沙埠镇镇区,分隔溪北新区组团,串联老城、东部新城组团及环佛岭水库景观带,紧邻镇区行政商业服务中心,成为打造“慢城沙埠”休闲小镇的重要支点。沙埠镇紧抓美丽河湖创建契机,因势利导,以沙埠溪两支流为基础打造城市发展景观带,通过南岸绿化工程、景观步道工程等,形成镇区规划“一心”、“一带”、“两轴”、“三组团”的基本格局,为美丽河湖创建和镇区发展谋定未来。目前,总投资约650万元的沙埠溪南岸绿化工程(一期)已完成50%,其中南岙溪公园绿化已基本完成。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沙埠溪南岸绿化工程二期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
全域整治,保障绿水青山
打造生态环境示范河
沙埠溪创建美丽河湖的关键在于沙埠溪流域全域整治的结果和成效。为提升沙埠溪水质及流域环境,沙埠镇对沙埠溪支流和干流共37.09平方千米集雨面积开展全域整治,落实各支流、干流“河长制”日常巡查,整治搬迁流域污染企业和关停沿河小散养殖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零直排工程落地,以保障沙埠溪流域的绿水青山为总目标,把沙埠溪打造成生态环境优良的示范河道。
节点升级,改善沿河配套
打造人水共生宜居地
沙埠溪两岸人口众多,打造和谐的沿岸人居生活是沙埠溪美丽河湖创建的最根本目的。沙埠镇以人水共生为导向,沿河建设繁二村休闲小广场、佛岭新村沿河绿地公园,搭配篮球场、室外健身设备等相关配套,丰富沿河居民休闲需求;新建景观廊桥,加快镇区组团融合,便利两岸居民交通出行;在南岙溪、北岙溪交汇处进行堰坝提升工程,提升抗洪防汛能力,保障沿岸居民生活安全,把沙埠溪沿岸打造成人水和谐共生的宜居生活区。
产河共赢,催生美丽经济
打造沿河旅游产业链
沙埠镇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以“一带一圈”为核心,以传承“山水美食”为依托,以举办赛事为载体,融入时尚元素打造“慢城”沙埠旅游产业的金名片。“一带”即沿沙埠溪景观带,“一圈”即沙埠溪上游环佛岭水库生态休闲圈,以景观带沿河绿道串联上游3.3公里环库慢行道和库区休闲广场,联动库区省金宿级民宿“花语堂”、太湖山庄农家乐与镇区沙埠豆腐干、年糕等特色美食,配合沿河火龙果、葡萄、花卉等特色农业,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宿旅游、农业观光产业链。
与此同时,沙埠镇凭借自身地理优势,举办自行车越野和越野跑步等体育赛事,发掘沿河线路、环库线路在新兴体育旅游产业上的潜力,以沿河美景吸引人,以体育项目集群留住人。目前已建成环水库运动训练营,招引黄岩长跑协会、自行车协会进驻,每周开展定期训练活动,带动周边体育用品零售等新兴业态发展。
文旅联动,展现流域底蕴
打造青瓷人文展示窗
水是文化之源,沙埠镇响应区委区政府打造“千年永宁”文化坐标的要求,把握沙埠青瓷窑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在南岙溪、北岙溪汇流地,规划“青瓷探源”文化景观。以“水文化浮雕”、“青瓷文化展示墙”两个特色展示窗口,展现沙埠文化名片。“水文化浮雕”结合青瓷文化,讲述本地水路运输与青瓷贸易兴衰过往,讲述沙埠溪哺育本地百姓的人文护士,讲好新时代美丽河湖建设在沙埠的新篇章;“青瓷文化展示墙”讲述本地青瓷历史源流、沿革,为打造具有研学、考古、手工体验等多种旅游项目的“青瓷小镇”注入文化内涵,文旅联动发展提升河岸景观品味。在沙埠双溪竞流地,打造能展示城镇文化的亮眼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