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玉环:城市会客厅,在这里瞥见“江南古镇 梦里水乡”
“听朋友说塘垟前港改造得很不错,水清岸绿的,就趁休息时间过来看看。”近日,家住玉环市楚门镇中山片区的吴尚卫来到塘垟前港“踩点”,准备周末带着全家人来这里郊游。
5.9公里生态绿道、近两千棵赏花树种、凉亭、景观桥、亲水木平台……如今的塘垟前港,经过精雕细琢,呈现出一派水城相依、人水相亲的滨水景观,展示着当下“江南古镇 梦里水乡”的风韵。
塘垟前港-直塘河连片河道,源起田岙大坟山溪水,河道全长 11.85公里,2019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沿河人文底蕴深厚,楚洲文化城、文玲书院、市民广场、湖滨公园等公共设施傍水而建,南滨锦园、湖滨锦园、时代广场等住宅区,人们依水而居。该河犹如一条纽带,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连接起小镇人们的精神世界。
近年来,楚门秉持生态河道建设理念,以全域视角规划建设“美丽河湖”,投资1600万元,开展塘垟前港-直塘河连片品质河道建设,深入挖掘河道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会客厅”。
最大限度生态保留 维持原有自然状态
营造地形起伏,弱化硬质驳岸,强化水系,构建休闲水文化。楚门“美丽河湖”亲水关系的梳理,以串珠式、下洼式“绿河”和深浅不一、蜿蜒多变的自然河道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城市景象,使之成为保护特有之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并供市民娱乐及休闲的复合区域。
河湖建设中保留部分长势良好的乡土植被,清理杂乱植被,补种水杉、桃花,使之饱满,同时保留原有水岸植被,裸露土地上播撒地被草籽狗牙根、马尼拉等,使其自然恢复。重要地段补种本土亲水植物,丰富水草植物群落,已种植美人蕉、芦苇、菖蒲等3.5公里。
如今我们漫步于楚门河边,可见碧波荡漾、鱼翔浅底,市民留恋于岸边垂钓。伴着微风,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风景。
绿水环城美丽全域 樱花海棠网红绿道
在河道护岸治理的基础上,将自然块石错落有致地叠放在水位变动区,形成生态河岸带,提供生物繁衍栖息空间。
设置休息凉亭、坐凳,设置贴心亲民、富有文化气息的指示牌以及亲水木平台、小品家具等配置设施。改造沿河绿化带2.5公里,新植樱花、海棠等景观和赏花树种32亩,打造人水和谐空间。同时在湖滨路建设音乐喷泉,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播放水幕电影,营造梦幻般的视觉盛宴,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区域内的植被资源丰富,观景视野开阔,风貌郊野。为避免主干道空间体验单调,通过对行道树增种与减种的方式,在局部开阔区域增种形成片林,在重要节点区域减种打开视线观赏,实现5.9公里绿道闭环贯通并全线亮化。
水清景美业兴韵浓 打造楚门城市名片
玉楚水系楚门河段治理工程历时9年,耗资8000万元,治理长度超过24.7公里。通过整治黑臭河、垃圾河治理、河道清淤、沿岸拆违等,塘垟前港等56条河道水质提升至Ⅳ类以上。本着“疏堵并举、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原则,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全镇污水管网体系日趋完善。2019年,该镇建成区已完成8个区块建设,完成整体进度的60%,今年将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在全域水质提升基础上,通过景观规划串联周边社区,作为公共绿地和生态绿地的结合,满足了市民对于亲水的需求。同时“美丽河湖”建设也带动了楚门整体的商业圈、观光业,促进了河湖周边旅游观光、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产业发展,以水为纽带推进山水、文化、旅游等资源整合,全力打造乐水小镇、水美古镇。
泱泱水域,曾倒映过古代渔港和沿海商铺的繁华;青山绿水间,唐代的古刹、宋代的香樟、明代抗倭的烟墩……而在当下,这座小城正因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风景中的城市,公园中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楚门水城蝶变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