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前冲刺!钱塘江数字化建设加速进行中
在今年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下,生产停滞、人员流动减缓,全国经济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数字经济却逆势飞扬。浙江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打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提供强大的数字支撑。钱塘江流域中心承担建设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省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平台建设旨在防范化解洪涝灾害重大风险,是一个立足中心、面向全省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平台建设今年入选水利部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
目前,平台已实现省、市、县及全省八大流域的水旱灾害防汛基础功能,提供流域监测、洪超预报、防汛形势研判、预警发布、联合调度、抢险支持等模块用途。平台于2019年底按期完成V1.0上线,搭建了“一库、一图、一平台”框架,开发了数字大屏、移动端应用及PC端应用三大终端,实现数据共享、大屏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浙政钉,平台已开通账号1.3万多个,超过3.7万人次通过平台开展查询和业务操作,实现了流域内省、8市和43县(市、区)业务贯通。
为加快推进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建设,持续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前期全面检查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建设任务清单,倒排汛前任务计划的基础上,3月30日,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台建设和中心数字化工作。钱塘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红卫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关于平台及中心数字化转型的近阶段工作进展、汛前工作安排和工作建议,提出要按照《流域防洪基础数据和薄弱环节调查工作方案》明确的调查内容、时间安排、操作方式、任务清单,组织力量,分工协作,全面摸清钱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基础工情,确保流域平台数据基本正确。
周红卫强调,要坚持钱塘江流域数字化转型理念,把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作为中心工作平台,真正做到工作协同;要坚持分工负责、基础为先理念,共同推动流域平台的基础数据多且准;要坚持突出重点,重点抓好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汛应用功能开发;要抓住平台建设项目机遇,长远考虑平台运维,充分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推动管理信息化工作。
下阶段,中心将以“全国领先的流域防洪管理浙江样板、行业标杆和推进流域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围绕汛前完成水雨情监测、洪潮预报、防汛形势研判、预警发布、联合调度、抢险支持等6个防洪主要核心模块建设任务,倒排计划,开足马力,加速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