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诸暨:坚持节水优先,拥抱幸福河湖

发布日期:2020-03-25

近年来,诸暨市坚持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提升河湖治理能力与管理保护水平,逐步构建以浦阳江为主轴,以五泄江、枫桥江、凰桐江、开化江四大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一轴四片“西施故里浣江美”幸福河湖格局,为加快打造幸福诸暨、高水平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守住安居乐业“防线”

近日,在浦阳江治理二期工程山后湖段,几台挖掘机挥舞着长臂,正进行边坡整理作业。浦阳江治理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4月15日起我市入汛,我们抢抓工期,在主汛期前使工程达到设计防洪能力,确保安全”。

水祸患则万民苦,水利兴则百业旺。诸暨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防范流域大洪水,着眼保障江河的长治久安,深入实施一系列生态固堤、强塘健库、增效扩排工程。新建永宁水库,重点完成浦阳江治理一期干流堤防加固、安华水库除险加固、白塔湖电排改造工程,启动实施高湖蓄滞洪区改造、浦阳江治理二期、五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前启动浦阳江治理三期、陈蔡水库加固改造等重点工程前期,逐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构筑起浦阳江防洪闭合圈。

面对新时代赋予水利的重大压力,2019年,诸暨市全力推进水利数字化转型,从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业务需求出发,整合提升各类应用系统,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能力,切实提升浦阳江洪水的监测预报和科学调控水平。

“河湖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是幸福河湖的基本保障。”市水利局堤防所所长瞿威飞说,河湖治理需要在安全保障这个前提之下,更多地考虑生态性、便利性以及宜游性。

节水放在优先位置

“今年每家还要安装水表,喝水要收费了。”岭北镇金湾村村书记兼主任周金民说,水很珍贵,但原来由于喝水不花钱,浇地、不关水龙头等现象存在,浪费很大。现在村里水源建起来、管子铺进来,家家通了自来水,村里制定自来水收费标准,每吨要收取1元钱,不少村民都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

据了解,目前诸暨市单村联村供水区域,在农饮水达标提标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免费限量、超量加价、浪费扣费的农村用水管理制度,收取费用用于当地水源保护、管线维护、设施改造等,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和经济资源。近年来,诸暨市始终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不断挖掘区域节水潜力。目前,全市已形成9大饮用水供水保障格局,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农村供水保证率提升至97%以上。2019年,成功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验收。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节水路径逐渐清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水资源保障作用愈加明显。

健康优质更新河湖标签

“现在浦阳江边的基础设施比以前多了,水质也更清爽了,我们早上可以在江边打打太极拳,吃过晚饭可以散步锻炼。”浦阳江沿岸姚江镇村民周国民欣喜地说,前两年,来倾倒泥浆、淤泥的外地车特别多,导致水质污染严重,村民用水都受到影响,现在基本上看不到这些倾倒的淤泥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五水共治”的成果,诸暨市以打造水环境监管执法最严县市为目标,强化河湖水环境监管,全面推进“清四乱”“无违建河道”创建等行动,持续保持对水环境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累计拆除各类涉水违建5万余平方米,查处各类案件400余起,为优质河湖环境构建生态屏障。

同时积极探索水岸同治、内外兼修的河道生态化治理模式,大力推进清淤剿劣、水污染防治、水域保洁、水系连通等工作,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工程,打造“贯通、河洁、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近年来,诸暨市完成河湖库塘清淤疏浚500余万方,创建镇村级生态河道60余条,建成生态游步道317.23公里,黄檀溪、洪浦江、浦阳江城区段、白塔湖和五泄江成功创成省、市级“美丽河湖”。

山水同色,河湖共生。悠悠浦阳江不仅流淌着岁月的沉淀,更记录着周边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然后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向下游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