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大调研大争先】不误时节,开局就奔跑——西排工程“两战”进行时
自“大学习大调研大争先”开展以来,省钱塘江流域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确保“两战赢”。作为全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重点工程之一,唯一的省直管重点建设项目,姚江上游西排工程能否顺利复工,完成5月15日机组具备启动条件的阶段性建设目标一直牵动着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心。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红卫时刻关注西排工程疫情防控和复工进程,在防疫物资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迅速调拨口罩2600只、消毒液100公斤支援西排,突击成立”党员先锋队”充实现场一线管理人员。
主动出击 保障顺利复工
自1月28日提前谋划复工,至2月15日西排工程获得当地政府批准,2月17日,在省委书记车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我省疫情防控重点“从原先的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当日,西排工程正式恢复施工,成为首批复工的建设工程。“我们一直在考虑招工和用料供应的问题,疫情防控期真的非常困难。”省钱塘江流域中心西排工程现场负责人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西排工程管理人员主动出击,联系当地政府、部门,用好政策,先行落实本地工人返工;其次,以定向联系方式,安排专人专车从河南、江西、安徽等疫情低风险区、用工大省招来工人,减少疫情防控隔离时间。对于已返岗返工的人员,落实省水利厅“做好疫情防控服务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九项举措”,按人头发放津补贴。目前西排工程施工工人已陆续到位,返工人数从2月26日的60多人,到昨天已上升至130余人,复工强度(到岗率)居全省同类工程前列。房建、安装、电力等部分也都已恢复施工,剩余复工申请正在加速办理中。
雷厉风行 党员先行
2月25日中午,周红卫发出组建“党员先锋队”支援西排建设的指令并迅速亲自指挥组织。即时成立的支援西排工程复工复产”党员先锋队”7名党员受命奔赴西排工程,在接下来的复工日程里,他们将和西排工程建设管理处一道,合力铺开现场管理各项工作。
26日凌晨五点不到,“党员先锋队”已准备出发,他们有的来自海宁,有的来自海盐,有的来自绍兴城区。疫情当前,住宿一时半会安排不出来,为了不耽误早上工人进场防疫检查,他们一大早便跨江、过桥从四面八方赶赴工地。
7点不到,来得早的工人已经开始等候入场开工。从戴好口罩、拿起体温枪、翻开登记簿,一天的工作就拉开了帷幕。有的工人不愿戴口罩,有的工人没有智能手机不能领取健康码,有的工人对出入口管理有抵触心理,检查过程中碰到了各种问题。对于防疫手续不不完善的工人坚决不放行,要求补完手续上工;对抱怨上工检查手续复杂的工人,则一边加快手脚,一边耐心解释。早上工地的风特别大,检测点临时搭建的挡风棚没一会被风吹倒了,为了不耽误工人上工,他们直到检测告一段落后才去重新竖起。
建筑材料供应方面,瞄准本地、周边县区货源,主动调查走访,与砖窑、铝合金厂等供应商确定了部分货源,暂时缓解了用料紧张的困局;其他建筑材料也已在密切跟踪,复工程序有条不紊。
在2月28日召开的工地现场周例会上,参建各方再次详细讨论复工进展,抢抓进度排计划。“党员先锋队”从比较熟悉的防疫工作入手,接过了项目部和工地现场两个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登记信息、量体温、查健康码、检查消毒、落实食堂分餐等样样不落,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更新了解市场供应情况等逐项跟进。
心有牵挂 化作更强动力
每天起早摸黑,早上五点出门,晚上七点才回家,“党员先锋队”和西排工程现场职工一道,常驻工地,一同推进西排工程恢复正常施工抢抓进度。当被问起“最困难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笑着说除了工程很大,责任很重之外,就是担心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了。参与现场管理的“党员先锋队”和西排职工中,有好几个因为孩子学校延迟开学只能在家上网课,平时下班还能回家监督做作业,现在只能通过电话叮嘱了。还有队员的妻子身体不好,他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西排工程顺利复工,好回家照看。心中的牵挂,也成为了他们工作的动力。
“党员必须先上,这没得商量。这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承诺,是职责。”支撑“党员先锋队”的正是这股信念。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中的牵绊,最终只会从一股压力转化成一种使命感,催人奋发上进,完成使命,不负初心。
新担当新作为,是奋战西排现场一线的全体职工的精神,是支援西排的“党员先锋队”的精神,更是全体新钱塘人的精神。在“大学习大调研大争先”活动的引领下,无论是西排工程的顺利复工,还是美丽河湖、海塘安澜千亿、信息化等各种工作, 都将秉承“争做弄潮儿”的昂扬姿态,以奋发有为的斗争精神推进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