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河(湖)长制工作部署及研讨会在湖州召开

发布日期:2020-12-06

12月3日到4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部署及研讨会在湖州市南浔区召开。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副主任,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红卫出席会议并讲话。各设区市、县(区、市)治水办(河长办)负责人以及各地护水志愿者代表9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争创河湖长制现代化先行省为目标任务,总结了一年来河湖长制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河湖长制持续提档升级工作,为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断擦亮浙江治水金字招牌提供保障。

周红卫在讲话中指出,在实施“五水共治”的第七年,面对疫情与经济形势的双重压力,治水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河湖长制提档升级迎难而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环境持续向好,1至10月,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1.9%,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145个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中,Ⅰ~Ⅲ类比例达到96.6%,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河湖长制实现提档升级,通过差异化巡河、考核,减轻基层负担。公众护水成就巨大,“绿水币”推出仅3个月,注册人数即突破60万。流域共治、部门协同加强,检察院、法院联合开展治水公益诉讼,成立联合审判庭、驻点法院。科技治水力度不断加大,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无人船等新方式新方法得到大规模运用。“美丽河湖”共识不断凝聚,水情教育馆、休闲驿站等民生服务设施增加明显,沿河湖百姓幸福感持续增强。河湖岸线的保护不断增强,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立行立改,销号完成率高。治水成绩的取得,与治水战线上的同志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有关,也离不开广大民间河长、热心群众的积极参与,要向辛勤参与治水的同志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对照下阶段工作目标,周红卫要求,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争创河湖长制现代化先行省目标。一是巩固河(湖)长制提档升级,打造河湖管护现代化高地。抓住完善河(湖)长考评的“牛鼻子”,持续推行差异化考核,融合基层四平台与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发挥公众护水作用,探索拓宽激励范围与运作机制,让注册人员切实行动起来,让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见效。压实河湖长、治水办(河长办)责任,守住河湖“清四乱”底线。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做好一河(湖)一策修编,做好清单式管理与进度安排,无缝衔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迭代升级“美丽河湖”,打造现代化“幸福河湖”标杆。围绕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与岸线,全面梳理河湖治理保护问题,强化融合群众需求与经济、产业、文化要素,突出以人为本,研究制定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切实把幸福河湖建设作为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河湖治理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好落实好。三是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河湖智治典范。进一步完善提升信息化平台建设,聚焦五级河(湖)长业务需求,强化运用监控、遥感、无人机等新信息技术,强化政企协作,构建部门协同、智慧监管、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应用,提升浙江省河湖管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浙江样板、典型示范。

会议期间,湖州市南浔区、嘉兴市桐乡市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治水办(河长办)负责人共同签订流域共治协议;22位设区市、县(区、市)治水办(河长办)负责人就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亮点与下一时期工作建议安排进行了交流发言;荣获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称号的秦红波、全国“巾帼河湖卫士”李勤爱以及相关护水志愿者代表交流护水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