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钱塘江”行动在杭州启动

发布日期:2020-11-18


留住微笑江豚,守护幸福母亲河。11月15日下午,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中国水利博物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钱塘江江豚保护基金、杭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渔业执法大队和绿色浙江共同组织的“江豚@钱塘江”行动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原所长张海生,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建华,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党委委员、人事部主任胡乃利等参加活动。

活动收到来自莱茵河、恒河、鄱阳湖、洞庭湖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伙伴们发来的祝福。

启动仪式介绍了全省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情况,并在第十一届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之际,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业家行动起来,为浙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有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习惯生活在岩石和强大潮流的淡水和咸水交替水域。近年来,钱塘江特殊的水文潮流条件下,在感潮河段(河口至潮区界的河段),时有发现江豚活动,偶有误捕、搁浅、死亡等现象。

今年在科普宣传月期间,全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江豚保护行动,海宁尖山净滩、澉浦潮位站科考、西湖区江豚彩绘、钱塘江巡航观测、中国水利博物馆江豚科普宣传等,为普及推动钱塘江流域及河口区域江豚的科研、科普与保护,提高社会对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杭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渔业执法大队为浙江大学带来了一份珍贵的江豚标本。这是一头2011年被误捕而救助无效后被制成标本的江豚,该标本将和其他水生野生动物标本一起,在浙江大学月牙楼进行“江豚@钱塘江”科普展,供浙江大学师生参观学习。

浙江大学江豚保护基金发布了“江豚@钱塘江”行动计划,并对钱塘江江豚的分布情况作了大数据预测。

基金会现场发布《江豚保护手册》,并向全省各渔业管理部门、公益机构和学生代表赠书。下阶段,《江豚保护手册》将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在大屏幕前,各单位与会领导通过按手印的方式宣告“江豚@钱塘江”保护行动正式启动,并为浙江大学江豚保护基金和浙江大学学生江豚保护协会授旗出征。

活动还进行了一场江豚保护圆桌会,来自国家海洋二所和浙江大学的专家们共同探讨钱塘江江豚活动与水生生物资源分布情况,远道而来的洞庭生态保护协会会长何大明深情讲述了他的江豚保护故事。

在此,我们也呼吁

如果你在钱塘江流域发现了

处于危险中的江豚

请拨打杭州市渔业执法大队的

联系电话:86088495!

让我们行动起来

共同保护钱塘江的“微笑天使”!